“五一”假期即將到來,旅游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點。各地紛紛舉辦文化和旅游消費周,圍繞不同消費群體,策劃組織各類活動,并實施旅游消費補貼、景區(qū)門票減免等惠民措施。
交通部門和各大平臺的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出行量劇增,旅游預訂異?;馃幔粌H車票機票量價齊漲、熱點地區(qū)高鐵票“秒沒”、長線旅游訂單倍增,而且很多地方酒店預訂量超過2019年同期,部分熱點城市酒店住宿和景點門票訂單同比甚至翻了幾番。
旅游市場的火熱既給行業(yè)和目的地發(fā)展帶來動力,但也提出了不小挑戰(zhàn)。如何做好“五一”假期的旅游接待,如何保證服務質量,如何讓遠道而來的游客乘興而來盡興而歸,成為考驗旅游企業(yè)、景區(qū)景點、旅游城市和各類目的地的一道考題。
數年前,國外不少城市已為“過度旅游”而苦惱。人口密度更大、接待壓力更大的一些中國城市,已嘗試在應對接待高峰、實現主客共享方面做出積極探索。有的城市政府成立假日旅游專班,建立假日旅游工作協(xié)調機制,由相關領導擔任召集人,對高峰期間旅游相關工作進行總體協(xié)調。有的城市加強通信、交通、景區(qū)、大型在線旅游平臺等的數據連接和共享,建立假日旅游大數據采集分析平臺,及時了解和引導客流。有的城市專門開通美食專線、向游客發(fā)放美食地圖等。一些城市加密公交車發(fā)車頻次或延長運營時間,并在主要商圈、景區(qū)景點設置假日旅游專線,開通景區(qū)之間及與主要交通站點之間的接駁巴士。一些城市設法引導游客分流,避免旅游消費冷熱不均,并在熱點景區(qū)景點建立車輛預約系統(tǒng),實行景區(qū)人車同步預約。不少熱點旅游城市發(fā)起“讓客”“寵客”行動,市民在節(jié)假日期間盡量錯峰出行,將交通設施、城市空間、熱點景區(qū)留給外來游客。為了營造健康有序的旅游消費環(huán)境,有關部門加強市場秩序綜合治理,防止出現急功近利、損害游客權益等現象,對接待高峰期間可能出現的“強制消費”、價格欺詐等行為堅持“零容忍”。
旅游是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明和諧的旅游環(huán)境需要全社會一起努力。今天,游客、目的地、旅游企業(yè)和旅游從業(yè)者都倍加珍惜并熱切憧憬這個“五一”假期。我們期待,在各方通力協(xié)作下,依靠政府的統(tǒng)籌協(xié)調和有效監(jiān)管、企業(yè)的誠信經營和周到服務、游客的安全出行和文明游覽、居民的熱情好客和寬容理解,旅游業(yè)能在這個“五一”假期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盤和林:國內消費整體性恢復可期
全國國內旅游出游2.3億人次,同比增長119.7%,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前同期的103.2%;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132.3億元,同比增長138.1%,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前同期的77.0%。[詳細] -
不合理低價游需綜合治理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人們被疫情壓抑許久的旅游需求得到了一次集中釋放。不合理低價游的經營模式之所以能夠長期存在,是由旅行社、從業(yè)者、旅游者、購物點等多方綜合博弈產生的結果。[詳細] -
盤和林:五一市場消費火爆,后勁支撐中國經濟穩(wěn)中向好
據央視新聞5月6日消息,5月1日至5日,全國共發(fā)送旅客2.67億人次,日均5349.8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五一”假期)日均增長0.3%,比2020年同期日均增長122.3%。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