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日落時分的珠穆朗瑪峰(5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春季登山窗口期進入尾聲
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愛好者
在西藏完成了站上地球之巔的夢想
這是珠峰登山大本營(5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位于中國和尼泊爾邊境
傳統(tǒng)攀登路線分為南坡與北坡兩條路線
南坡的攀登路線位于尼泊爾一側(cè)
北坡的攀登路線位于中國西藏一側(cè)
德諾埃爾兄弟和隊友們正在離開珠峰登山大本營前往更高海拔的營地(5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來自法國的登山者德諾埃爾兄弟
5月中旬來到西藏
從北坡向珠峰發(fā)起挑戰(zhàn)
弟弟帕斯卡爾·德諾埃爾
曾在2021年首次嘗試從南坡攀登珠峰
但因天氣惡劣
他被迫從海拔約7300米的營地下撤
哥哥多米尼克·德諾埃爾
則是第一次攀登珠峰
盡管沒有弟弟經(jīng)驗豐富
但在聽說北坡更寬廣、條件更好后
他還是決定把握住難得的機會
“有多少人能實質(zhì)性地抓住夢想?
珠峰就在那里”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弟弟帕斯卡爾·德諾埃爾(左)和哥哥多米尼克·德諾埃爾正在準(zhǔn)備登山物資(5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可是為什么想要登上珠峰?
絕不僅僅因為“山就在那里”
來自挪威的登山者哈康·埃蘭森認(rèn)為
就像奧林匹克精神一樣
人們追求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jié)
登山者們也在不斷探索自己的極限
同時需要學(xué)會控制風(fēng)險,保證安全
“我們在大本營相聚
國別、種族、膚色都不是隔閡
我們?yōu)榱斯餐哪繕?biāo)而來
一起去完成一件獨特的事”
西芙·哈爾斯塔跟自己的高山向?qū)肀В?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來自挪威的女性登山者西芙·哈爾斯塔
對于極限的理解
散發(fā)出一種專注于自身的獨特魅力
“登山讓我置身于大自然中
享受與自然的美好連接
或許有的登山者會爭第一
會比較誰更快登頂
但我不會
因為我知道
我終將抵達頂峰”
哈康·埃蘭森(右)正在搬運自己的登山物資(5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登頂之外
珠峰還承載著一些登山者另外的夢想
哈康·埃蘭森今年是第二次登頂
2019年哈康·埃蘭森從南坡登頂珠峰后在頂峰吹奏薩克斯(受訪者供圖)
早在2019年
從南坡登頂?shù)乃?/p>
就曾讓薩克斯悠揚的旋律響起在珠峰峰頂
對于他來說
攀登是一個音樂項目
“每個大洲都有自己的最高山峰
我的目標(biāo)是把每一座山寫成一部交響曲”
如今
他已經(jīng)完成了六座山峰的攀登
而大洋洲的最高峰查亞峰
將是他今年新的挑戰(zhàn)目標(biāo)
圖為1960年6月7日,人類歷史上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中國登山隊隊員王富洲(右)、貢布(中)與屈銀華三人凱旋拉薩后捧花合影(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
1960年5月25日
中國登山隊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人
首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頂
實現(xiàn)了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shù)膲雅e
由此開創(chuàng)
“不畏艱險、頑強拼搏、團結(jié)協(xié)作、勇攀高峰”
的登山精神
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登山人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帕斯卡爾·德諾埃爾(左)和多米尼克·德諾埃爾在帳篷里聊天休息(5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登山把不同的人連接在一起
帕斯卡爾·德諾埃爾說
在登山的過程中
他們遇到不同的人和文化
而體育
將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們連接起來
珠峰登山大本營像個小地球村
“不論我們是否相識
但是我們都互相幫助
對我來說
這就是登山精神”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盧卡斯·富滕巴赫(右)正在和隊友哈康·埃蘭森聊天交流(5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奧地利登山者盧卡斯·富滕巴赫
已經(jīng)先后4次登頂珠峰
同時作為登山領(lǐng)隊的他
更懂得團結(jié)互助的意義
“第一次登頂以后
我明白了為什么人們都想站在世界之巔
如今
登頂珠峰不僅是我個人的目標(biāo)
更是一種團結(jié)的象征”
登山者正在攀登珠峰(5月22日攝)。新華社發(fā)(哈康·埃蘭森 攝)
珠峰頂上
氧氣稀薄
登山者沖頂要在凌晨出發(fā)
上午登頂
只能停留一個多小時就要下撤
沒有人能在珠峰頂上看到日落
但是在珠峰腳下
海拔5200米的登山大本營
也能看到屬于世界之巔的極致落日
這是日落時分的珠峰(5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登上8848
是每一位登山者的目標(biāo)
但“8848”之外
更是和平與愛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