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講四愛”讓“懶漢”變好漢
天地間,雪山高聳,冷風呼嘯;一面旗,四個人,一只犬,是這里的“守護者”,是這片大地的主人。
他們常年在這里巡邏,用腳步丈量著邊境一線的山水,用行動守護著祖國邊疆。他們是西藏自治區(qū)阿里地區(qū)普蘭縣普蘭鎮(zhèn)赤德村四人守邊民兵。
阿里地區(qū)普蘭縣地處西藏自治區(qū)西南部、阿里地區(qū)南部、喜馬拉雅山脈南側(cè)的峽谷地帶,岡底斯山和西喜馬拉雅山之間,與印度、尼泊爾相鄰,是阿里地區(qū)邊境縣之一。
白瑪次旺是普蘭縣普蘭鎮(zhèn)赤德村民兵巡邏隊的一員。2019年6月23日,他手拿國旗,走在巡邏隊的最前面,挺胸抬頭,有說有笑地開始了一天的巡邏。
可誰能想到,這個憨態(tài)可掬、樂觀向上的男人曾著實讓村“兩委”和村民們“頭疼”。
2016年,按照黨中央的統(tǒng)一部署,西藏自治區(qū)舉全區(qū)、全社會之力,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zhàn)。當時,普蘭縣普蘭鎮(zhèn)赤德村156戶中共有4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任務重。
通過精準施策,赤德村絕大多數(shù)貧困戶依靠黨的好政策,通過雙手勤勞致富,紛紛摘掉貧困戶的“帽子”。然而,貧困戶白瑪次旺依舊自甘人后,過著渾渾噩噩的日子。
那年,白瑪次旺懶得連自家的地也不種,整天喝酒,不務正業(yè)。一年到頭,白瑪次旺一家全靠黨和國家的政策性收入維持生活。
那時候,村民一提起白瑪次旺,就恨鐵不成鋼地說:“他是個嗜酒如命、好吃懶做的懶漢,真替他可惜!”
眼看著,白瑪次旺一天天地頹廢,赤德村“兩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17年3月,“四講四愛”群眾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在基層廣泛鋪開,通過政策宣講、新舊對比,演講比賽等方式,群眾思想觀念在潛移默化中轉(zhuǎn)變著……
讓白瑪次旺轉(zhuǎn)變思想觀念成為赤德村“兩委”工作的一個重點。在活動中,村“兩委”班子成員輪流對他進行宣講教育。但苦口婆心的勸告一度遭白瑪次旺抗拒。
“你們做你們的,我過我的日子,跟你們沒有任何關系!” 這是白瑪次旺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白瑪次旺沒有轉(zhuǎn)變,村干部沒有灰心,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嘎瑪扎西等村干部一次次上門做思想工作,把“四講四愛”宣講提綱所有重點內(nèi)容給白瑪次旺講了個遍。
“你想想你孩子,想想你的家,你有擔起做丈夫、父親的責任嗎?想想你的生活是我們提倡的文明生活嗎?如果沒有了黨和國家的政策,你還能這樣過日子嗎?”村主任嘎瑪扎西撂下狠話,摔門走出了白瑪次旺的家。
“嘎瑪扎西主任的幾句話,讓我知道了不能有懶惰思想,不能一直‘伸手要’,更知道了致富要靠勤勞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那幾句話徹底讓我從渾渾噩噩的日子里醒了過來!”白瑪次旺回憶著說。
“經(jīng)過多次教育以后,白瑪次旺不酗酒了,人也變得勤快了??吹剿母淖儯濉畠晌?jīng)過商量,安排他到邊境一線巡邏守邊。” 村委會主任嘎瑪扎西很是欣慰地說。
2017年11月,在卓嘎、央宗姐妹事跡的感召下,白瑪次旺和其他四名同村村民一起到邊境線巡邊守邊。他們到邊境線的第一件事便是插上嶄新的五星紅旗。白瑪次旺說:“我主要是守兩個邊境通道,檢查過往人員,每天巡邏三四次,一定要守護好祖國的邊境!”
2017年底,白瑪次旺主動申請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生活在今天這個幸福的新時代,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我也不能落后,要用勤勞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紅光滿面的白瑪次旺說。如今,他每月拿著3600元的民兵務工補貼,妻子在家種田,加上黨和國家的政策補助,每年有近5萬元的收入,生活更是一天變一個樣。
曾經(jīng)的“懶漢子”成了國土的“守護者”,從“等靠要”到積極謀發(fā)展,再到為國守邊,白瑪次旺的轉(zhuǎn)變盡顯著西藏自治區(qū)“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
“在我生活最艱難時,是黨和國家讓我站起來,重新樹立起對生活的信心。我會在這里盡到守邊固邊的職責,用實際行動當好‘神圣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的踐行者,報答黨和國家的恩情!”白瑪次旺雙眼濕潤著說。
-
“五代房”見證西藏阿里“邊境第一村”變遷
最近,西藏噶爾縣扎西崗鄉(xiāng)典角村將有個大喜事發(fā)生,群眾即將要搬進藏漢結(jié)合的兩層獨家獨院現(xiàn)代房,這是典角村守邊戍邊群眾的“第五代”居所了,老房、新房,仿佛祖國邊陲巨變的縮微影像,記錄了時代,講述著變遷。[詳細] -
西藏阿里青年養(yǎng)路人重溫“兩路精神”
近日,來自西藏自治區(qū)公路局阿里國省公路接管組的23名“90后”青年公路養(yǎng)護人參觀了位于拉薩的西藏交通運輸廳“兩路精神”紀念館。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