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鑄中國心】陳思音:“以特殊的方式,彌補心中的遺憾”
中國西藏網訊 7月9日上午,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馬可河鄉(xiāng)衛(wèi)生院義診點,來自北京市朝陽區(qū)雙井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的藥劑師陳思音一刻也沒有清閑,她和另一位醫(yī)生共同完成了120多張藥方的配發(fā)和審核工作。當天上午的義診活動,一直持續(xù)到下午1點多才結束。
圖為陳思音(右)在果洛州義診時為當地群眾分發(fā)藥品
“這是我第五次參加‘同心?共鑄中國心’公益活動。每次義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有歡笑、淚水,有許多經歷和故事,也有一些遺憾。”陳思音說。
2016年,“同心?共鑄中國心”公益活動走進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陳思音隨醫(yī)療組趕赴甘孜縣。當時,經過長途跋涉,加上高原反應,讓原本發(fā)高燒的她更加不舒服,但她仍然堅持登上了海拔最高達5300米的達通瑪草原。
圖為陳思音(右)在果洛州義診時,為孩子分發(fā)巧克力
“我們去的達通瑪草原義診點,是甘孜縣最偏遠、海拔最高、條件最艱苦的地方。當時,通村路還沒有修好,我們乘坐越野車跑了兩個多小時。村里也剛剛通電,沒有什么信號?!标愃家粽f,回憶起第一次參加“同心?共鑄中國心”公益活動的經歷,很多情景至今歷歷在目。
最讓陳思音遺憾的是,當時因為沒有信號,義診團隊“失聯(lián)”了3天,加上高反厲害、感冒高燒等原因,她被送回了義診大本營?!斑@輩子,我從來沒當過逃兵,而那次義診卻意外當了‘逃兵’,這讓我終生感到遺憾?!标愃家粽f。
在那次義診期間,陳思音的父親過世了。老人家的臨終遺愿,竟然是不允許家人通知她,一定要讓她安心地完成這次公益活動。在毫不知情的狀況下,她克服了嚴重的高原反應,堅持完成了公益活動。
從那年開始,陳思音成為“同心?共鑄中國心”公益活動最忠實的支持者之一,每一次她不僅圓滿完成義診任務,還會為當地群眾帶去大量食品和藥品,且每次都會為困難群眾捐款數千元。
今年也不例外,陳思音又為一位當地老人捐款2000元錢。當老人緊緊攥著她的手表示感謝時,雖然聽不懂老人的語言,但她從內心深處感受到了一份溫暖與感動。
“每次看到義診地區(qū)各族群眾純真的笑容和清澈的眼神,我們再苦再累也值了!堅持做公益,已經融入到我的骨子里?!标愃家粽f。
2017年7月,陳思音隨同專家組參加了“同心?共鑄中國心”公益活動走進西藏自治區(qū)林芝市的義診活動。頂著高反,她仍然堅持完成了為期3天的義診活動。在林芝市察隅縣人民醫(yī)院的臨時藥房里,她每天調配處方500多張,并為當地群眾分發(fā)藥品。
“當時,我還帶了一張我們中心的崔宏亮主任女兒畫的一幅畫,送給了西藏的小朋友。主任雖不能親身到西藏奉獻愛心,但這幅畫寄托著他對當地群眾深深的愛?!标愃家粽f。
對陳思音而言,那年的義診之行,有著極其特殊的意義——察隅縣是父親當年參加對印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地方,那里埋葬著許多他的戰(zhàn)友,他們曾經為國而戰(zhàn)、壯烈犧牲。
“那次參加‘同心?共鑄中國心’公益活動,既是為當地群眾獻愛心,又是為了祭奠叔伯們的英魂,我也以這種特殊的形式完成了父親的遺愿,懷念我的父親?!标愃家粽f著,眼里又盈滿了淚水。(中國西藏網 通訊員/孫文振 記者/王智霖 圖片由組委會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同心?共鑄中國心】坑蓉:質樸的愛給質樸的高原人民
無論何時,全科診室里總能聽到坑蓉大夫爽朗的笑聲。這位來自北京市西城區(qū)新街口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的醫(yī)生,在“同心?共鑄中國心”2021青海果洛行的義診活動中始終充滿著活力。 [詳細] -
【同心?共鑄中國心】席庸:希望把保養(yǎng)和鍛煉意識在高原傳遞下去
“這是我們中醫(yī)團隊第一次以團隊的形式跟隨‘同心?共鑄中國心’活動來到高原,也是第一次成組織地走進達日縣對當地群眾進行義診?!蔽靼踩A大中醫(yī)藥研究院院長席庸在“同心?共鑄中國心”中醫(yī)藥雙車行達日站義診時表示。 [詳細] -
【同心·共鑄中國心】息金波:公益之路永不停歇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同心·共鑄中國心’公益活動,上次參加西藏山南的義診活動留下了許多深刻的印象和難忘的回憶?!北本┲嗅t(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泌尿科主任醫(yī)師息金波說到。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