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門堂草原的生態(tài)衛(wèi)士
豐收的喜悅。
經過多年治理,門堂草原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乘車行駛在綠水青山之間,五顏六色的帳篷如鮮花點綴其間,白云朵朵,水草豐美,猶如一幅壯美的畫卷。
“為了這片草原,我們可沒少下功夫。”秋日,記者來到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門堂鄉(xiāng),在一片綠茵如毯的草地旁,副鄉(xiāng)長張金德顯得頗為自豪。
門堂鄉(xiāng)位于久治縣城以北80公里處,黃河由此進入甘肅境內,形成著名的“黃河首曲”,由于地處黃河谷地,這里一直是當?shù)啬撩裱壑械摹帮L水寶地”。
可是誰也沒有料到,幾年時間,滿富生機的草原卻經歷了一場黑土灘之痛。
據(jù)介紹,多年前,由于全球氣候變化、地鼠泛濫、過度放牧等因素,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了草場退化現(xiàn)象,有些區(qū)域甚至逐漸演變成黑土灘。
“草場退化最嚴重的時候,黑土灘就像是貼在草地上的一片片膏藥,如果不是這幾年及時治理,很難想象現(xiàn)在會變成什么樣子?!?/p>
張金德說,隨著黑土灘的出現(xiàn),牧草質量明顯下降,對此,牧民們束手無策,只能擴大養(yǎng)殖數(shù)量來保證收益,但是這樣一來,無疑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久而久之,黑土灘愈演愈烈。
久治縣是一個純牧業(yè)縣,地處三江源核心區(qū),草地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83.6%。遼闊的草原是生態(tài)安全的重要天然屏障,也是農牧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草原退化直接影響著當?shù)啬撩竦慕洕杖搿?/p>
為遏制黑土灘蔓延趨勢,近年來,久治縣通過機械化補種牧草、改良草種、禁牧封育等多種方式進行保護。截至目前,該縣累計投入7926萬元,完成黑土灘綜合治理1.3萬公頃、草原有害生物防控9.4萬公頃。
“在治理過程中,通過政府引導,牧民群眾的思想觀念不斷轉變,自覺參與到生態(tài)保護建設中,成為黑土灘治理的主力軍?!?/p>
門堂鄉(xiāng)果囊村黨支部書記巴尕是當?shù)赝辽灵L的牧民,對草原有著深厚的感情??粗B年退化的草場,巴尕心急如焚。
全縣黑土灘治理工作開始后,巴尕積極聯(lián)系縣農牧部門在村里進行機械化補種牧草。同時,教育引導群眾自覺遵守禁牧政策、轉變養(yǎng)殖方式,提高村民參與草原生態(tài)保護建設的積極性。
針對分布在山坡溝坎上的零星小面積黑土坡,機械難以進入現(xiàn)場,只能靠人工補種。巴尕冥思苦想,專門拿出自家的一片草場做試驗,并改造了一些傳統(tǒng)種植工具,極大地提高了邊坡洼地種植效率。
“看來,巴尕書記和黑土坡較上勁了?!薄皶?,您每天種草,家里的牛羊不管了嗎?”
“草場沒有了草,哪來的牛羊?!草原是我們的家園,可是一年不如一年,黨和政府為了保護這些草場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我們不能什么事都靠國家來解決,自己也得想想辦法……”每次聽到村民的質疑,巴尕總免不了給對方上“一堂課”。
在他的影響下,補種牧草的村民開始漸漸多了起來,附近的村社也紛紛參與到黑土坡治理的隊伍中,一時間,村幫村、戶幫戶的草地治理活動在門堂草原蔚然成風。僅2019年,門堂鄉(xiāng)治理黑土坡面積達到1300多公頃,在全縣樹立了草地治理的典范。
為了擴大治理范圍,確保修復治理成效,久治縣農牧局還從全縣22個牧業(yè)村挑選出經驗豐富的草地種植能手,在四川阿壩、若爾蓋等地實地考察黑土灘治理工作,同時,邀請專家前來傳授先進經驗和做法,細化種草環(huán)節(jié),掌握種草技術,全縣草原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經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草地退化現(xiàn)象。”張金德說,除了劃定禁牧區(qū),給牧戶發(fā)放飼草料補給,一部分牧戶還種植了草地早熟禾彌補禁牧帶來的飼草不足問題,牧民的收入不減反增,草地也得以休養(yǎng)生息。
澤白是門堂鄉(xiāng)門堂村的貧困戶,家里有四口人,這些年,得益于草原補助、生態(tài)管護員等脫貧政策,澤白家于2016年脫貧。禁牧實施以來,澤白和丈夫種植了0.3公頃(五畝)草地早熟禾,當記者見到澤白時,她正在一片綠油油的田地間“揮舞”著鐮刀,身邊已有好幾摞割好的早熟禾。
草地早熟禾是牲畜優(yōu)良的補飼草,有良好的飼用價值,適合黑土灘退化草地恢復。記者了解到,門堂鄉(xiāng)有近一半牧戶種植了該飼草,一方面為了應對冬季大雪天氣,另一方面也節(jié)省了不少購買飼料的費用。
“去年,丈夫外出挖蟲草掙了一萬多元,加上草原補助和生態(tài)管護員等收入,全家的穩(wěn)定收入將近五萬元,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睗砂赘吲d地說,黑土灘治理既保護了草場,又惠及了牧民,今后要發(fā)揮管護員作用,加強巡查管護,盡心盡力保護好這片草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讓無人機助力生態(tài)管護
10月20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聯(lián)合青海省林業(yè)和草原項目服務中心主辦的“UNDP-GEF加強青海湖——祁連山景觀區(qū)保護地體系項目·海西州生態(tài)管護員能力建設培訓班”在德令哈市開班。[詳細] -
青海首個濕地保護項目通過評審
近日,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林業(yè)和草原局組織專家審查通過了2020年中央財政林業(yè)科技推廣項目“湟水流域國家濕地公園適生植物選育及示范推廣項目實施方案”。[詳細] -
大美濕地:青海高原上的“地球之腎”
他感到自己在一天天和這片廣袤的濕地融為一體,他已離不開濕地,他知道,濕地的良好保護也同樣離不開他們這些管護員,離不開每一名細心呵護它的牧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