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進校園 傳承有新聲
重慶市巴南區(qū)——
山歌進校園 傳承有新聲
走進重慶市巴南區(qū)生物城小學大禮堂,陣陣悠揚的木洞山歌從教室里傳出,該校山歌藝術(shù)團的孩子們正津津有味地學習木洞山歌的唱腔及表演。這群平均年齡不到8歲的孩子,成了校園里一道別致的風景。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春播插秧和金秋收割時節(jié),人們一邊勞動,一邊唱著木洞山歌。古老的民歌走過悠長的歷史歲月,如今又煥發(fā)勃勃生機。
2006年,木洞山歌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為了更好地傳承木洞山歌,弘揚傳統(tǒng)文化,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喻良華和重慶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秦萩玥等專業(yè)山歌演唱者積極推動山歌進校園,指導師生學習山歌知識及唱腔。
“天上落雨螃蟹多,河溝螃蟹起坨坨。大的大來小的小,爬的爬來梭的梭……”木洞山歌來自民間,取材于日常生活,這為山歌進校園打下基礎(chǔ)。
“我們學校專門成立了山歌藝術(shù)團,以一學年為一屆,每屆會挑選出40名聲音條件比較好、對山歌感興趣的學生進入山歌藝術(shù)團學習?!卑湍蠀^(qū)生物城小學副校長蔡洪告訴記者,“木洞山歌納入了學??己藰藴?,在音樂課期末考核中占比20%。我們學校還將編一套專門的木洞山歌教材用于教學?,F(xiàn)在我們的學生人人都能唱一曲地道的木洞山歌?!?/p>
傳統(tǒng)山歌,如何融入現(xiàn)代教育?答案是寓教于“樂”。
“木洞山歌最為常見的是四句七字歌詞的形式,它的形式簡單,為我們改編創(chuàng)作提供了土壤?!庇髁既A說,“山歌特別適合用于教學。我們創(chuàng)作木洞山歌的標準之一是觀眾能否一聽就懂,聽不懂說明編得不好。”
一旁的秦萩玥拿自己最新創(chuàng)作的歌曲舉例。學校倡導垃圾分類,秦萩玥僅用20分鐘,就編出一首垃圾分類歌——“喲嗬喂,太陽出來噻,亮堂堂啰喂;生活垃圾分類放嘛,分類放啰喂;分類投放噻,很重要啰喂;定要牢記在心房嘛,在心房啰喂?!?/p>
“這里的四句七字歌詞,搭配上沒有實際意義的‘喲嗬喂’‘嘛’‘啰喂’等襯詞,就成為一首木洞山歌?!鼻厝c玥說。
創(chuàng)作簡單,學起來也不難。
“唱就是說,說也是唱。曲調(diào)簡單明快,就算不懂樂理知識也能學?!庇髁既A告訴記者,“歌詞用的是方言,也不需要額外的語言教學,基本聽一遍后就能跟著哼唱?!?/p>
過去,當?shù)厝嗽谌粘I?、勞動時,都要唱上一曲木洞山歌。圍坐在廣場上,舉辦薅秧歌會、婚嫁歌會、打谷歌會、鬧春歌會、牧牛歌會等娛樂活動,是一代人的回憶。
如今,行為規(guī)范、課本知識、道德守則等教學內(nèi)容,在生物城小學里都變成一首首兒歌。秦萩玥說,“我們針對教學創(chuàng)作的木洞山歌,時長大多也就1分鐘,歌詞就四句,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學起來也很輕松?!?/p>
為什么要推動山歌進校園?喻良華告訴記者,“學校有課時、師資、教學器材等物質(zhì)條件的支持,為的就是讓民歌傳承不斷代?!睘榇?,巴南區(qū)專門編寫了《木洞山歌》等中小學生教材,在全區(qū)中小學校進行課堂教學,讓山歌成為孩子們的必修課。
在巴南區(qū)文化館和木洞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的支持下,喻良華與秦萩玥還積極進行改編創(chuàng)作,將快板、舞蹈、情景劇等形式融入山歌表演,使山歌得到多角度展示。
線上,直播、短視頻等傳播渠道樣樣不落。線下,2017年7月落成的木洞河街劇場,成為木洞山歌固定的演出舞臺,實現(xiàn)了非遺周周演。劇場最新排練的木洞山歌音樂劇《爺爺?shù)纳礁琛?,以喻良華與秦萩玥為故事原型,演員中,有來自各行各業(yè)的群眾和高校學生。
從初登舞臺的觀眾寥寥,到如今觀眾不斷,木洞山歌在當?shù)卣闹С窒卤Wo體系不斷完善,影響力也不斷擴大。喻良華感慨道:“我們就希望在年輕人的心中埋下一顆種子,讓山歌在傳承中煥發(fā)生命力?!保ㄍ跣缾偅?/p>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