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認識階層流動狀態(tài)
作者:朱光磊、裴新偉(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
在當前中國社會中,確實存在著貧富差距現(xiàn)象以及教育資源分布不夠均衡等階層流動受阻的表現(xiàn),但尚不能說已經達到了一些研究成果和網絡段子所強調的“階層固化”的地步。所謂的“階層固化”,其實是大眾對子女通過努力是否能夠改變命運的焦慮心理、個別“二代成員”的“炫耀型行為”,以及某些自媒體的夸大宣傳等共同加持下,階層流動障礙因素在大眾輿論中的社會放大。
現(xiàn)在,中國社會的階層流動仍然強勁。從總體階層來看,自1978年至今,代際流動率從38%一路上升到71%,也就是說,與父輩相比,平均每100個人中職業(yè)階層地位發(fā)生改變的人數由改革開放初期的38人增加至最近的71人。而且,在20個具有代表性的國家中,中國代際關聯(lián)系數相當低,排第17位。這表明無論是從國內看,還是從國際比較看,中國社會的開放性相對較高。實際上從我國社會成員構成的巨變來看,我國農業(yè)勞動者已減少到2億人以內,農村人口減少到了5億人左右。這表明農業(yè)勞動者階層的子女中青年人向上流動的機會多,社會仍呈現(xiàn)高流動特征。
問題出在了對階層流動的認識上。在部分人的觀念中,急劇性、跨越性的階層流動才屬于“向上流動”。事實上,階層流動區(qū)分為結構性流動與非結構性流動。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初期,由于制度變化的影響,階層流動以急劇性、跨越性、大規(guī)模的結構性流動為主。進入社會平穩(wěn)運行期后,社會流動模式從機會少、長距離的“高鐵模式”向機會多、距離短的“地鐵模式”轉變,以有序性、漸進性和穩(wěn)定性為特征的非結構性流動成為階層流動的主流。在此期間,先賦性因素對階層流動的影響整體趨于弱化,后致性因素的影響則日益強化,父代職業(yè)對子女選擇相同職業(yè)的影響力度不斷下降,代際間差別得以瞬間彌補的概率有所降低,這是社會結構變遷過程的一個普遍規(guī)律,也是一種可喜的變化。
當然,這樣說,并不意味著中國目前階層流動不存在任何障礙,相反,目前確實還有不少因素影響階層流動。影響階層流動的因素有制度與政策等宏觀因素、制度外“間隙”行為機制等中觀因素,以及差異化的個體能動性等微觀因素。
應對階層流動的障礙因素,需要社會各界齊發(fā)力:首先,需要通過調整或廢除有損公平的制度與政策,減少或避免“照顧”“尋租”等制度外“間隙”行為,以及促進城鄉(xiāng)區(qū)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措施,切實保障社會成員實現(xiàn)階層流動的機會相對公平。同時,需要通過合理有效的二次分配、“三次分配”將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適當的范圍之內;加大對低收入家庭,特別是農村困難家庭的幫扶力度,減少低收入階層社會成員代際傳遞的比例,幫助他們中有條件的子女能夠較為順暢地邁入中等收入群體,并帶動他們整體家庭面貌的改變。其次,處于弱勢地位的社會成員,需要在坦然面對既有階層流動障礙因素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個體在實現(xiàn)階層流動中的能動性,多渠道提升自身的受教育水平與職業(yè)技能,堅定決心與毅力,逐步實現(xiàn)“向上流動”。最后,要營造積極“向上流動”的社會輿論環(huán)境,主流媒體要利用自身的專業(yè)與資源優(yōu)勢,深度報道和挖掘新聞事實、解答公眾疑惑、引導大眾輿論;政府、平臺和行業(yè)協(xié)會,要創(chuàng)新對自媒體的規(guī)范與引導,使其客觀、公允地宣傳報道社會熱點問題,不宜將階層流動障礙因素夸大解讀,避免對社會成員特別是青少年產生不良的心理影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