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漢學家 | 北馬其頓漢學家馮海城:當前中國比西方還“現(xiàn)代”,比西方還“酷”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電 題:北馬其頓漢學家馮海城:當前中國比西方還“現(xiàn)代”,比西方還“酷”
作者 孫晨慧 高楚頤 史元豐
由中國教育部主辦的2023世界中文大會最近在北京召開,來自1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約2000名代表參會,北馬其頓的漢學家馮海城(Igor Radev)便是其中之一。
馮海城將大量中國古典和現(xiàn)代著作翻譯成馬其頓語,同時也致力于將北馬其頓的文化介紹到中國,開展雙邊文化的友好交流。
近日,馮海城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時表示,關注中國更應聚焦于當代中國文化,當前中國比西方還“現(xiàn)代”,比西方還“酷”。他認為,當代中國文化代表著現(xiàn)代城市化的中國,“漢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打造對世界了解中國至關重要。
Play Video
Play
Mute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0:00
Loaded: 0%
Progress: 0%
Stream TypeLIVE
Remaining Time-0:00
Playback Rate
1
Chapters
Chapters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Descriptions
subtitles off, selected
Subtitles
captions settings, opens captions settings dialog
captions off, selected
Captions
Audio Track
Fullscreen
This is a modal window.
No compatible source was found for this media.
Caption Settings Dialog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TextColorTransparencyBackgroundColorTransparencyWindowColorTransparency
Font Size
Text Edge Style
Font Family
DefaultsDone
視頻:【東西問·漢學家】北馬其頓漢學家馮海城:當前中國比西方還現(xiàn)代 比西方還“酷”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現(xiàn)將采訪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你曾譯著《老子道德經(jīng)》《孔子:論語大學中庸》《古代中國詩歌選》等。為何將漢學研究的重點聚焦于中國古典作品?
馮海城:每個人都會面臨時間有限和空間有限的問題。一方面,人們住在自己文化空間里,比如,我居住在北馬其頓文化空間、歐洲文化空間里。學習不同文化、不同語言是突破自身瓶頸的有效路徑。另一方面,不同時代的人有著不同的想法,如古代人的想法和思維跟現(xiàn)代人就不一樣。所以說,我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就是在努力超越自己時代的有限以及思維的有限。
北馬其頓漢學家馮海城(Igor Radev)在北京參加世界中文大會首屆世界青年漢學家論壇。卞正鋒 攝
中國古典作品眾多。我最初翻譯中國古典作品時,特別關注哲學作品,比如《道德經(jīng)》《大學》《中庸》等,后來我更喜歡翻譯詩歌。
每一種藝術總能分為兩種因素,一種是人的意志、一種是材料。音樂的材料是聲音、畫畫的材料是顏料,詩歌的材料是語言。
亞里士多德對人類曾有這樣的定義:有語言或者用語言的動物。將語言視為藝術的材料,某種層面便將人比作為藝術作品。詩歌可謂是人類最開始獲得的藝術,因此,我在翻譯詩歌的時候,就有一種享受的感覺。
中新社記者:你翻譯的《老子道德經(jīng)》是北馬其頓文化史中第一次直接從中國文言文翻譯成馬其頓語的著作。你認為,如何讓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理解中國文字及文化之美?
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的趙孟頫書《道德經(jīng)》卷吸引參觀者。趙文宇 攝
馮海城:就翻譯層面而言,翻譯工作者不僅是在翻譯,還是在學習。我在譯著《老子道德經(jīng)》前,查閱了大量有關老子作品的社會背景、歷史素材。如果只進行字面翻譯工作,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并不能真正理解內(nèi)容含義,以及作者的真正寫作意圖。在翻譯過程中,一些難懂的地方會給讀者提供不止一種翻譯方式,讓他們從不同角度理解內(nèi)容含義。
就文化層面而言,人類擁有很多文化產(chǎn)品。不同文化之間多多少少都有共同點。我了解到,前南斯拉夫大文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伊沃·安德里奇(Ivo Andric)是魯迅作品的忠實讀者。他曾來到魯迅的老家,看到了魯迅轉(zhuǎn)譯的其他作家作品——塞爾維亞十九世紀作家拉·拉扎雷維奇的短篇小說選??梢韵胍?,魯迅有自己的作品,還吸收外國的文學滋養(yǎng)。由此可見,我們生活在不同文化圈里,讓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了解作品中存在的與自己國家文化的共鳴之處,這是最重要的。
另外,不同國家的讀者能夠?qū)⒆髌穬?nèi)容、展現(xiàn)的思想,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幫助自己解決生活上的問題,這也是很有價值的。
中新社記者:你曾以《君士坦丁堡與長安之間:拜占庭在中國唐代的足跡》《漢朝及絲綢之路的開端》等為題演講,在你看來,從古代絲綢之路到如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同文明的交往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如何體現(xiàn)?
馮海城:在我的研究初期專攻古典文學,包括古希臘、羅馬的文化歷史等,后來我致力于漢學研究。而將漢學和我之前所學聯(lián)系在一起的橋梁,便是“絲綢之路”。
中國甘肅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qū)的沙漠駝隊。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zhèn),歷史上東西方文化交匯的重要樞紐。張曉亮 攝
伴隨古絲綢之路的興盛,沿線各國貿(mào)易往來、思想文化交流不斷發(fā)展。有書里曾記載,來自馬其頓地區(qū)的商人曾到中國互市,交易絲綢;《后漢書》、唐詩等作品都在各地傳播。在唐代,有一種重要題材是邊塞詩,它是絲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反映了唐代的社會歷史,也寫出了當時不同國家之間交流發(fā)展的場景。
據(jù)我所知,在中國歷史名著中,孫悟空是很受孩子們喜愛的,而孫悟空與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很相似。如果我們順著“絲綢之路”展開研究,會發(fā)現(xiàn)很多國家的歷史、文學及藝術之間存在聯(lián)系。
中新社記者:在翻譯過程中,你如何處理其中歷史細節(jié)、展現(xiàn)音律音節(jié),以確保詩歌的準確性和表達力?
馮海城:首先,我必須了解不同詩歌的歷史背景,就像中國人知道每一首詩誕生的時代一樣。詩歌里蘊藏著故事,我會試圖找到故事及詩歌的誕生背景,幫助讀者來理解它們。
于我而言,將中國詩歌翻譯為馬其頓語,最困難的事情之一是語言結(jié)構的轉(zhuǎn)化。在印歐語系中,字母被組合成音節(jié),詞匯的構成包括多音節(jié)詞、合成詞等。而漢語的詞匯結(jié)構相對簡單,每個字一般只由一個音節(jié)組成。
因此,對于一首五言古詩來講,我不能將它翻譯成外語并保持每句五個音節(jié)?;诖耍覍ξ逖栽娺M行翻譯時,會將其轉(zhuǎn)化為馬其頓語的十二言詩。對于七言詩,我會將其轉(zhuǎn)化為十四言詩。這是我用來將中國詩歌,按比例翻譯成我的母語的方法之一。
中新社記者:2021年,你以翻譯家身份成為“一帶一路”文學聯(lián)盟創(chuàng)始會員。你認為當下中國古典文學對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起怎樣的作用?
馮海城:共建“一帶一路”不僅是經(jīng)貿(mào)合作,更是文化交流。人類和動物之間的差異,除了語言外,最重要的是動物只考慮日常的事務,比如食物、自然環(huán)境。它們從不提出問題——我們生活的目的是什么?而人類社會,在文化、藝術領域留下了更多東西。
從古至今,文學的作用是傳達文化。通過文學,你可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他們具備的思維方式。你可以理解另一個國家、另一種文化的歷史背景以及整體情況。因此,文學可謂是推動“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方面。
中新社記者:你怎么看在世界推廣中文?中文對世界認識中國、讀懂中國的過程中有哪些作用?
馮海城:一種語言代表某個文明的現(xiàn)實。古漢語、文言文代表古代中國的現(xiàn)實,而普通話代表各個方面現(xiàn)代中國的現(xiàn)實。
第22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總決賽比賽現(xiàn)場。俞靖 攝
不過,在國外教漢語的過程中還會遇到一些問題。為了使這類語言學習變得更有效率,我們應該有“漢語生態(tài)系統(tǒng)”。
比如,在北馬其頓學習英語的人總是在課堂外接觸英語內(nèi)容——在電視上、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咖啡吧和酒吧里聽到英文音樂、英語視頻等。這是“英文生態(tài)系統(tǒng)”。人們很隨意地就能體驗英美文化。在中國以外,中國語言和文化缺乏這一點。
事實上,關于當代中國,存在著很多的偏見和刻板印象。對許多人來說,中國約等于武術、熊貓、長城、春節(jié)、美食等。這就造成了對真實的現(xiàn)代中國知識的空白。這類空白往往被他國的宣傳所填補。
一些國家認為“現(xiàn)代”等于西方,而非西方國家只有“傳統(tǒng)文化”“歷史遺傳”“名勝古跡”等,因此,如果某個國家要變成現(xiàn)代的,不得不盲目模仿西方。我認為,關注中國更應聚焦于當代中國文化,關注現(xiàn)代中國的文學作品、現(xiàn)代中國電影和電視劇、現(xiàn)代中國戲劇表演、現(xiàn)代中國音樂、現(xiàn)代中國漫畫等。需要強調(diào)的是,當前中國比西方還“現(xiàn)代”,比西方還“酷”,比西方還代表未來。我認為這才是更有效推廣中文的方式。(完)
受訪者簡介:
馮海城(Igor Radev)。卞正鋒 攝
馮海城(Igor Radev),北京師范大學漢語語言文字學博士,北馬其頓共和國漢學家、譯者。自1997年開始學習中文并從事中文及漢學研究工作,以語言學、文字學等為主要研究方向。是第十五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獲得者(2021)。主要譯著有:《老子道德經(jīng)》(2012)、《孔子:論語大學中庸》(2013)、《古代中國詩歌選》(2014)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