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取消原因值得司法追問
■ 社論
對“天氣原因”說“不”和對“機鬧”說“不”,均值得尊重。
2023年12月30日,北京飛往成都的航班發(fā)生的一起“機鬧”事件,曾引發(fā)廣泛討論?!皺C鬧”事主雖已被依法進行治安管理處罰,但受航班取消而影響行程的乘客,并未因此得到應有的道歉和補償。
1月10日,據報道,目前已有該航班乘客準備召集其他旅客共同起訴東方航空,要求其賠償1000元/人,“確保賠償到機上每一位因非自然原因導致航班延誤至取消,從而產生后續(xù)損失的旅客”,并對本次航班取消事件公開說明情況并道歉。
大概不少人都有航班“因天氣原因取消”的記憶,航司因此免責,乘客也無從辯駁。但此次“機鬧”事件就發(fā)生在乘客眼前,有乘客不予認可航司告知的“天氣原因”而欲選擇訴訟,可以理解。對這場訴訟點贊支持者眾也說明,乘客苦“天氣原因”久矣,迫切需要一份法院的公正裁判,來紓緩蓄積已久對航司的不信任。
在訴訟之外,航司有義務向乘客說明,航班“因天氣原因取消”,具體為何“天氣”?近兩小時的“機鬧”導致航班不能正常起飛,這總是客觀事實。這一延誤與航班最終的取消,有無因果關系?如果有,這也是“機鬧”涉案人導致的嚴重后果之一,航司同樣是受害者,當與乘客同聲共氣,合力向“機鬧”涉案人索賠才是正途。
當然,這建立在航司本身無過錯的情形下。而這起“機鬧”事件之所以熱度居高不下,不僅在鬧事者的奇葩操作,也在于航司的處置是否拖沓,有必要接受輿論的追問。
據首都機場公安局發(fā)布的警情通報:2023年12月30日23時41分,大興機場某出港航班上,一行三名旅客因座位問題與航班機組發(fā)生糾紛。接警后,民警立即到場處置。通報并未給出接警的具體時間,以及民警抵達機艙的具體時間,但用了“立即到場”這一措辭,自證出警無耽擱。
因此,乘客有理由追問的是,航司在與鬧事者交涉無果后,是否第一時間報案并請求警方介入處置?
對“機鬧”的及時處置,不僅是依法懲治違法行為的需要,更是保障其他乘客正常出行權益的需要。此次航班取消后,乘客紛紛表示損失了后續(xù)的酒店、旅行團、門票、車票等費用,甚至還有乘客錯過一年一次的考試?!斑@些損失誰來承擔?”乘客的這一追問,不應只停留在情緒宣泄。
遏制“機鬧”并非無法可依?!吨伟补芾硖幜P法》《民用航空法》《民用航空安全保衛(wèi)條例》等,從機場到航司、從地面到空中,均對處置“機鬧”行為有具體規(guī)范。各機場、航司也都循此制定了相應規(guī)章制度和突發(fā)事件預案,以保障航班運行安全和秩序。
就在半年前,民航局曾啟動“依法整治機鬧行為 維護航空安全秩序”專項行動,明確提到要加大整治力度,堅決遏制“機鬧”多發(fā)態(tài)勢,機組及空中安保組要敢于出手、及時處置。
去年7月,民航局也曾披露了一起典型案例:首都機場公安局從嚴從快查處北京至沈陽某趟航班上的一起“機鬧”事件,在機組配合下,其中現(xiàn)場取證環(huán)節(jié)僅用時25分鐘。涉事旅客被帶離后航班起飛,該名旅客被依法處以行政拘留的處罰。這次“機鬧”事件的成功處置,也被認為是民航系統(tǒng)深入開展整治“機鬧”專項行動的有力實踐。
而對比去年歲末的這起“機鬧”,在臨近起飛的航班機艙內大鬧近2小時,很難說做到了“敢于出手、及時處置”。航司要撇清己方的責任,光有一個“天氣原因”實難以服眾。
一個航班,遇到“機鬧”仍屬于偶發(fā)事件,但機組及空中安保組能不能“敢于出手、及時處置”,則有賴于健全的預案、有效的演練和過硬的素質。
航班取消,究竟是“機鬧”還是“天氣原因”導致,值得司法追問,其中的法律責任也需厘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