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隱私,理性對待“最熟悉的陌生人”
■本報記者 占悅
一杯醬香拿鐵“承包”了昨天的微信朋友圈。許久沒露面的朋友們也開始曬圖評論,調侃茅臺與咖啡的奇妙組合——這引來更多人感慨:朋友圈好像回來了。
這兩天,“為什么好多人都消失在朋友圈了”成為社交平臺上的熱聊話題,還曾沖上熱搜榜首?!澳惆l(fā)朋友圈的頻率有多高”“發(fā)朋友圈會設置分組嗎”等衍生話題不斷發(fā)酵。網(wǎng)友有網(wǎng)友的聚焦點,學者則關注到了另一面,采訪中有專家認為:由于微信朋友圈屬性不斷演變,更多社交平臺的興起也給朋友圈帶來了競爭與挑戰(zhàn),人們應更理性接受、對待這樣的變化,“分享的同時,更要注意隱私保護,把握好如何對待‘最熟悉的陌生人’?!?/p>
朋友圈里不再住著“朋友”
關于朋友圈的討論常會伴著熱點事件而興起:近期,一位媽媽在朋友圈分享了孩子的大學錄取通知書,點贊者寥寥,更多的是“冷嘲熱諷”,甚至有朋友覺得這是在炫耀,對其他小孩不公平……
“為什么連點贊都要變得小心翼翼?”網(wǎng)友們的拷問引出如今朋友圈的尷尬:帶有社交屬性的“半生不熟”社交工具。
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曾燕波剖析,一開始微信的出現(xiàn)是為了聯(lián)系老友,也成為朋友間的一種紐帶,而后,大家開始在朋友圈分享日常生活及感悟,也往往能獲得“老朋友”的關注。
“但現(xiàn)在,微信作為在線即刻通信工具的一種,其工作屬性越來越強,因業(yè)緣關系等加上的好友不少,導致每個人的微信朋友特別多,而加上之后很少聯(lián)系甚至從不聯(lián)系的大有人在?!痹嗖ㄕf,每次外出講課就會收獲一堆好友,其中大部分人后續(xù)的對話框都沒有更新,成為朋友圈“最熟悉的陌生人”。
朋友圈終究是個“圈”。有網(wǎng)友認為,當領導、同事、同行都成為微信好友,朋友圈反而成了一種立人設的“秀場”。比如,有人經(jīng)常發(fā)布早出晚歸的內容營造“辛勤工作”的人設;為了彰顯與眾不同,分享茶藝插花的“高品質”人設……因此朋友圈不再具有“自主選擇權”,也由此誕生了諸多“點贊顧慮”“評論顧慮”。
與其盯著手機,不如享受當下
有數(shù)據(jù)顯示:每天有40%的人沒打開微信朋友圈,90%的人只看不發(fā)。
曾在騰訊工作、長期關注社交媒體發(fā)展的專家張孝榮認為,“不發(fā)朋友圈”這一話題時有討論,其背后就是因為朋友圈內容變得無聊了。隨著抖音、今日頭條等社交平臺的興起,不少人也愿意在這些平臺上做各類分享。
朋友圈已不再具有“隱私性”,有網(wǎng)友抱怨這樣的窘境:“要么流量不夠,要么隱私不足?!彼?,這給在朋友圈分享帶來了考驗與挑戰(zhàn),有時也會存有安全隱患。比如,出門旅游曬出飛機票——你的航班號、身份信息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掌握。
曾燕波提示,越來越多詐騙術潛入朋友圈,尤其是青少年很難辨別真假,更不用說“盜號”等情況出現(xiàn)?!胺窒?,容易惹上不必要的麻煩?!?/p>
“‘最熟悉的陌生人’變多了,與其天天盯著手機刷圈,不如享受當下生活。”一位網(wǎng)友這樣說道。(文匯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