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十年·見微)黃河岸邊好風景:“天鵝湖”畔“古鎮(zhèn)興”
中新社太原10月12日電 題:黃河岸邊好風景:“天鵝湖”畔“古鎮(zhèn)興”
作者 楊佩佩
秋冬季節(jié),“黃土高原第一湖”圣天湖將變身“天鵝湖”。
從近千只增加到近萬只,十年來,從西伯利亞飛來的大天鵝成了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圣天湖的“常客”。
“環(huán)境越來越好,與我相伴的大天鵝已從幾十只到如今上萬只。”距離芮城縣幾十公里的平陸黃河濕地,大天鵝數量也逐年增加,何建喜是這里的一名巡護員,陪伴大天鵝十余年。
于何建喜而言,大天鵝就如同回家過年的孩子。“我就住在黃河邊,每年它們快來時,我每天都去河邊轉轉,等著它們?!?/p>
除了大天鵝將黃河沿岸水域選作越冬棲息地,黑鸛、灰鶴、火烈鳥、大鴇、丹頂鶴等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做客”山西,山西省林業(yè)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王裔飛向記者分享道。
這些遠方來客的身影從平陸、芮城等山西南部沿黃濕地,已逐步向汾河、桑干河、沁河等流域擴散,諸多城市周邊濕地也成了它們的“驛站”。
山西段一泓清水入黃河,喜上眉梢的當然少不了當地民眾?!疤禊Z湖”的美景增添了冬日情趣;水質提升更讓內陸民眾有更多“親水”機會。
汾河,被稱為山西“母親河”,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曾經因產業(yè)畸重,汾河水質污染嚴重,兩岸黃土裸露、垃圾遍地,“老太原”避之不及。
如今,汾水清流,水鳥棲息。民眾不僅能夠進行水上運動,還能乘船游覽汾河兩岸美景,再現“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景象。
如此景象來之不易。黃河流經山西,水流量偏小,泥沙含量偏大,水文特征復雜;改善水域環(huán)境更需“組合拳”。
近年來,山西省開展黃河流域林草生態(tài)建設,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并采取濕地保護與恢復、退耕還濕、濕地生態(tài)效益補償工程等措施。黃河中下游最大的國家級濕地保護區(qū)圣天湖濕地、平陸黃河濕地、汾河等水域的“強壯體魄”與“吸引力”都來自于此。
藍天碧水青山漸成常態(tài),背后還有這樣的綠色支撐——十年來,山西每年造林都在400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由2010年的18.03%提升至2020年的23.57%,歷史性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黃河寧,天下平?!秉S河懷抱著中原激蕩,由此孕育出的渡口文化依然福澤民眾。
在“黃河第一鎮(zhèn)”臨縣磧口古鎮(zhèn),隨處可見游客坐在黃河岸邊,一邊聽著黃河濤聲,一邊享用農家飯。
多年前,當地依托黃河文化發(fā)展旅游,吸引全國各地的藝術、攝影愛好者,年過六旬的李世喜也借此機會吃上“旅游飯”。
自小在黃河邊長大,李世喜目前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黃河纖夫傳承人?!艾F在不僅開民宿,還經常去磧口古鎮(zhèn)影視街當演員,展示非遺文化,一年掙近10萬元(人民幣),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