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記》:在現(xiàn)實與信仰之間
《紅軍長征記》書封
1936年,小說《亂世佳人》在美國出版,奧運會在德國柏林舉辦。此年初夏,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從北平出發(fā)到達中國西北的延安,隨后寫下了其一生中最為著名的紀實作品《西行漫記》。它還有一個人們更為熟悉的名字——《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一直被認為是向全世界介紹紅軍長征的第一本著作。而鮮為人知的是,斯諾寫這本書的重要素材來源之一,就是毛澤東同志組織編寫的長征回憶錄匯編——《紅軍長征記》。
《紅軍長征記》是毛澤東同志于1936年組織編寫的長征回憶錄匯編。那時,紅一方面軍長征剛結束不久,作者都是親歷者,又大多是年輕人,對剛過去的事記憶猶新。而且他們在寫作時,思想上沒有受到條條框框的限制,都是內心真實的反映,因此真實性是《紅軍長征記》最寶貴的特征。
由于種種歷史原因,最早版本的《紅軍長征記》未能完整地得到保存和流傳。上海交大歷史系劉統(tǒng)教授經(jīng)過多年努力,對其重新做了整理與注釋,這便是我們現(xiàn)在見到的這本《紅軍長征記:原始記錄》(以下簡稱《紅軍長征記》)。劉統(tǒng)教授此前曾長期在軍事科學院從事研究工作,是知名的黨史、軍史研究專家。2006年曾整理出版了《親歷長征:來自紅軍長征者的原始記錄》(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03),2019年三聯(lián)書店出版的《紅軍長征記》可視為2006年中央文獻版的升級版。此版增加了5篇謄清本文章,對其他文章也做了相關修訂,進而更全面也更接近歷史原貌,是目前為止最全面完整的長征原始記錄。
書中許多細節(jié)值得回味和思考。比如,署名必武(董必武)的《出發(fā)前》一文結尾處寫道:“我們向陜、甘前進,還是到川西后才決定的。假使在出發(fā)前,就知道要走二萬五千里的程途,要經(jīng)過十三個月的時間,要通過無人跡無糧食的地區(qū),如此等類,當時不知將作何感想,是不是同樣的堅決想隨軍出發(fā)呢?這都不能懸揣。但在長途中遇到一切天然的人為的困難,不曾令我絲毫沮喪過,同著大家一齊克服過了。到瓦窯堡后,東征時還是躍躍欲試。這樣看起來,即在出發(fā)前知道路很遠,時間很久,險阻艱難很多的話,也未必能變更我隨軍的意念吧!”此中可見當時紅軍撤離蘇區(qū)被迫西行時,是沒有明確方向的,這一點,或更符合邏輯。又如,劉亞樓《渡烏江》文中的機智勇敢,其細膩真實狀,非親歷者自不可寫就,其真實性毋庸置疑。我一直固執(zhí)地認為,只有真實的東西才能打動人(或者說最打動人),書中的記敘也因細膩真實而頗具可讀性,這也是這本記錄匯編型紀實文學的一大特點。
《紅軍長征記》有著多方面的珍貴史料價值。歷時兩年、跨越十余個省的長征,其間所經(jīng)山川河流、草木人文種種,自不勝數(shù),《紅軍長征記》中豐富的細節(jié)描寫,自然少不了記載沿途所歷地理地貌、氣候氣象、歷史風土、生活交通種種,這些自然就成為全方位研究長征歷史絕佳的第一手資料,也為其他歷史地理研究提供了多視野的參考和發(fā)掘的可能,書中所涉及彝族和藏族區(qū)域的記載亦較為豐富,可以為我國少數(shù)民族史的研究提供一些參照。
《紅軍長征記》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其中每一篇回憶都體現(xiàn)出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和與艱苦的自然環(huán)境作斗爭的豪邁精神。舒同的《蘆花運糧》描述紅一軍團2師直屬隊克服種種困難,運送糧食救濟凍餓交加、危在旦夕的6團指戰(zhàn)員。當他們及時將糧食運到時,6團的同志們激動萬分。周士第的《吃冰琪林》講述紅軍干部們在海拔5000米的打鼓雪山頂上,用冰雪加糖精自制“冰琪林”,談笑作樂,表現(xiàn)紅軍不畏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莫休的《松潘的西北》記述紅軍過草地時,大家相繼絕糧。羅榮桓、賈拓夫把自己最后的麥粉貢獻出來,煮面湯讓大家分享。而莫休寧肯在泥濘的草地中步行,也要在馬背上馱一捆柴,宿營時依靠點燃的小火堆,與大家一起度過那潮濕寒冷的黑夜。這些回憶錄中沒有什么豪言壯語,一切都顯得那么自然,那么平常,在苦難中顯示出靈魂的純潔和升華。
長征的親歷者們,當時都是一群和我們一樣的年輕人,就是這群年輕人的偉大壯舉,才打開中國革命的新局面,才有了日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才有了新中國的建立……才有了超越時代和地域限制而趨于永恒的長征精神,留給我們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紅軍長征記》則從真實性角度給了長征一個更加具象和樸素的注解,而讀罷掩卷卻更覺長征之偉大、精神之永恒。
?。ㄗ髡呦等珖嗦?lián)委員、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副總經(jīng)理)
陳義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