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國家安全觀視域下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的新特質
作者:鹿斌(南京審計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工作,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和發(fā)展規(guī)律,并牢牢把握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論、新觀點。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社會治理共同體”概念,于同年召開的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正式將其寫入黨的綱領性文件。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再次被著重提出,即“發(fā)展壯大群防群治力量,營造見義勇為社會氛圍,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這是黨和國家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有關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思想的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也是在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又一次理論突破和實踐嘗試。值得注意的是,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有關“社會治理共同體”的論述有了進一步提升,即強調堅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將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納入到“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發(fā)展框架中,實現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相統(tǒng)一。進一步領悟和解讀黨的二十大報告有關社會治理共同體的論述,實現從“社會建設”到“國家安全”的思想跨越,深刻表明在總體國家安全觀指導下,新時代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必將呈現出新的特質。
謀大局: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創(chuàng)“中國之治”新境界的戰(zhàn)略創(chuàng)舉。黨的二十大報告鮮明地提出了“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fā)展格局”的國家安全治理新方向。在總體國家安全觀思想指導下,“更高水平”的定義要求從全面性和整體性角度把握“平安中國”的內涵。在全面性上,“平安中國”涉及的領域和要素非常廣泛,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五位一體”的總體安全布局;在整體性上,強調各領域安全問題彼此間緊密聯系、相互影響。一個領域的安全出現問題,就可能引發(fā)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多個領域出現安全問題。這表明,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必須在思想認識上提高站位,跳脫維護社會安全的單維度邏輯,將其嵌入到國家安全體系中進行總體性把握,實現從戰(zhàn)略性、全局性高度統(tǒng)籌國家安全問題。
總體國家安全觀視域下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一是要對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的背景、內涵、意義進行總體性把握,在遵循新時代維護國家安全基本要求的基礎上,轉變治理理念、完善體制機制、提升治理效能,實現從微觀創(chuàng)新向宏觀部署邁進;二是要立足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歷史進程來謀劃,通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等舉措,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推動制度優(yōu)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為維護國家安全提供根本保障;三是要統(tǒng)籌好社會安全與其他領域安全的關系,將保持社會穩(wěn)定作為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以及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的切入點,在更高、更廣、更強的層面上建設平安中國;四是要強化重點社會安全領域治理,對公共安全、社會治安、公共衛(wèi)生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生產安全等領域進行專項整治,全面提升社會整體防控水平。
應變局: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fā)生了深刻變化,貧富差距問題、教育公平問題、就業(yè)難看病難問題、環(huán)境污染問題、社會治安問題等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比較突出而又亟待解決的綜合性難題。這些難題“以復雜性的系統(tǒng)撬動結構、以多元化的要素助推碰撞、以無序性的流動加劇矛盾、以不穩(wěn)定性的結構釋放沖突”,推動我們持續(xù)思考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可行方案。為達成善治,我們曾分別尋求政府和市場的行動。一次又一次的實踐證明,任何行動者,不論是“公”的還是“私”的,都沒有單獨解決復雜問題和主導特定治理模式的能力。因此,我們需要開拓新的視野,創(chuàng)立新的治理體制,有效應對百年變局下國家安全帶來的挑戰(zhàn)。社會治理共同體是指“政府、社會組織、公眾等基于互動協商、權責對等的原則,基于解決社會問題、回應治理需求的共同目標,自覺形成的相互關聯、相互促進且關系穩(wěn)定的群體”。強調共同體概念,意味著社會治理過程必須充分發(fā)揮多元主體的主體性作用,并將黨組織的政治力量、政府的行政力量與社會的自治力量有機整合,在共建共治共享框架下共同行動、協調發(fā)展,從而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提出無疑是中國共產黨在更高的歷史站位上擘畫中國之治的新藍圖,為我們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提供了新的改革方向和實踐指引。
創(chuàng)新局: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們要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統(tǒng)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總體國家安全觀將人民安全作為國家安全最核心的部分,并將其作為其他一切領域安全問題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這不僅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堅定的人民立場和深厚的人民情懷,而且奠定了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旗幟鮮明的人民性。在總體國家安全觀思想指導下,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安全貫穿于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各個領域,開創(chuàng)社會治理現代化新局面。一是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實現人人有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的一切執(zhí)政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治理活動,都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這表明人民群眾應當在社會治理共同體中發(fā)揮主體作用、承擔主體責任,全面參與到實際治理活動的全過程、各方面,增強社會治理的活力與效能。二是要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實現人人盡責。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充分發(fā)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始終把人民作為國家安全的基礎性力量。注重通過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拓展人民群眾社會參與渠道、創(chuàng)新人民群眾協商載體,不斷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讓更廣大的人民群眾真實參與到社會治理實踐中,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優(yōu)越性和先進性。三是要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實現人人享有。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是以人民群眾利益為重、以人民群眾期盼為念、以人民群眾滿意為準,通過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不斷壓實群眾工作,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國家安全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定勝局:全面提升社會治理能力
依據2015年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tǒng)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tài),以及保障持續(xù)安全狀態(tài)的能力??梢?,國家安全既是一種穩(wěn)定狀態(tài),也是維護這種狀態(tài)的能力。在總體國家安全觀思想指導下,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強調全面提升社會治理能力。一方面,加強對各種社會利益糾紛的調適和管控,平息社會不滿情緒,有效維護社會秩序;另一方面,注重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將保持社會秩序穩(wěn)定與激發(fā)社會活力有機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動態(tài)且可持續(xù)的社會安全環(huán)境。依據黨的二十大精神,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提升社會治理能力需要在五個方面著力:第一,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和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通過鞏固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大幅提升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構建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新模式,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作用;第二,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創(chuàng)新基層自治的實現形式和載體,落實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jiān)督,構建源頭防控、排查梳理、糾紛化解、應急處置的社會矛盾綜合治理機制;第三,積極引入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建立智慧型治理模式,精準化感知居民需求、多樣化供給公共服務、智能化助推互動,構建公平、效率、共享的城鄉(xiāng)社區(qū)治理體系;第四,以開展市域社會治理試點為抓手,探索具有中國特色、市域特點、時代特征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發(fā)展道路,切實提高市域社會治理能力;第五,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打造城鄉(xiāng)統(tǒng)籌、網上網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管控一體的社會治安防控新格局,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
總之,在總體國家安全觀思想指導下,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呈現出多方面的新特質,擘畫了新時代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新藍圖。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我國或將持續(xù)面臨嚴峻的安全形勢,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仍舊是頭等大事。我們要深入學習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思想的豐富內涵、理論要義和科學體系,堅持將總體國家安全觀貫穿于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全過程,從而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開創(chuàng)新時代“中國之治”的新境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