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yǎng)壁壘如何打破
“始于機遇,陷于廣袤,進于魅力”,從初識語言學,到“越陷越深”,北京語言大學語言學專業(yè)大二學生梁昱時常感嘆。語言學猶如一座待開發(fā)的金礦,它隱匿了無數(shù)寶藏,同時還在不斷產生新的化學反應,等待探究者的永遠都是意外之喜。
“在過去的兩年里,我每天都被這樣的驚喜包圍?!绷宏耪f。剛踏入大學校園時,她就帶著滿腔熱情一頭扎進了語言學的汪洋大海,“那個時候,學術論文幾乎是一篇沒看過,甚至連學術是什么都不知道”。
盡管還是“學術小白”,但梁昱總有股沖勁兒,也正是因為這份熱愛,讓她誤打誤撞地闖進了北京語言大學語言學系教授盧德平的視野里。
大一寒假時,梁昱進入了盧德平教授創(chuàng)建的“本碩博去層次化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
嘗試
這是一個探索去層次化教育的團隊,但探索往往伴隨著質疑。很多人認為,“本科生剛從高中進入大學,知識很匱乏,怎么做學問?怎么做研究?”
盧德平卻堅持要打破這種培養(yǎng)壁壘,他認為:“這是個誤區(qū)。這個誤區(qū)影響很大,導致很多人不愿意去關注本科生,很多教授不愿意給本科生上課。但事實上,在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本科生一樣具有巨大的培養(yǎng)價值?!?/p>
如何打破這種培養(yǎng)困局?盧德平開始策劃:“要形成一視同仁的團隊。”
在盧德平的組織和指導下,這個由本碩博各個學習階段學生組成的學術團隊,不斷吸納著有志于學術的學生。梁昱也在這個團隊中接受到了來自盧德平的全方位指導,在和同學們的交流討論中碰撞思路和火花,在海量的文獻里摸爬滾打。
經過在團隊中一年多的學習和訓練,梁昱作為主持人,完成了一項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并成功發(fā)表了一篇學術論文。
“盧老師還帶我參加了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第十四屆國際中文教學研討會、第十一屆中日國際學術論壇,每一次都讓我得到前所未有的體驗。兩次學術會議,盧老師總是將更多的時間留給我發(fā)言,讓我更多展示自己,這對我來說是難得的鍛煉,在這個過程中,我真實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長。”梁昱說。
引路
在輔導這個由多層次、多個教育階段學生組成的團隊時,盧德平常常跟學生們強調一個詞——學理。
他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在本科階段,缺少學術訓練,沒有形成學術思維,本科學習只是停留在記憶很多專業(yè)知識,缺乏從專業(yè)知識背后去思考知識形成的原理。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學理’。我們不能停留于表面現(xiàn)象,而要看到這些現(xiàn)象背后的機制和原因?!北R德平說,在團隊日常的學術訓練中,始終要堅持的,就是對意識和思維的引導。
研一學生張敬昀是該團隊的一員。在團隊組織語言學研討時,在老師和同學的啟發(fā)下,他總會提出很多關于語言學科的思考:“我覺得語言學專業(yè)的學術關切就在于,如何用語言來解釋人類最基本的認知機制,語言學研究可以為社會進步提供豐厚的理論資源,應用層面來說也有助于開發(fā)AI,可以治療言語聽覺障礙、提高語言學習效率、促進語言傳播等等?!?/p>
產生思考只是第一步,盧德平說:“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文化意識、語言發(fā)展意識、語言與社會關聯(lián)意識,更要提升學生的學術想象能力與分析綜合能力。但更不可忽視的,是學術實踐的重要作用?!北R德平向團隊里的每一名學生不斷強調實踐和成果產出的重要性。
“我們要引導學生去鉆研語言學領域的重要學術論文及代表性著作,提煉其切入角度及創(chuàng)新思路。同時作為教師,也應該將專業(yè)課程教學和學術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將在課堂上學習的語言學專業(yè)知識、理論方法,與學術團隊聚焦研究的語言問題聯(lián)系起來,真正做到學和用的銜接,讓學生由課堂學習者成長為研究者?!北R德平說。
實踐
“要有理念,更要有實踐,理念與實踐密不可分?!钡~出實踐的第一步,往往比想象中要難得多?;貞浧鹱约簩懙谝黄撐臅r,張敬昀說,當時腦海里蹦出的第一個詞就是“痛苦”,“因為我的工作進度比較慢,很多東西需要反復修改,這個過程非常痛苦”。
張敬昀的實踐之路開始得十分艱難,“這個過程中我和盧老師的討論記錄,估計有上萬字。每當我有一個想法,就找老師幫我判斷這個想法的可行性。每討論一次,我就有一點新的體會,慢慢朝正確的方向調整。這個過程對我來說非常珍貴?!?/p>
如果說讀文獻是庖丁解牛,那么自己寫文章就是親手造一頭牛。為了讓團隊里的學生擁有“造?!钡哪芰ΓR德平幾乎是挨個手把手教。
張敬昀回憶說:“盧老師會告訴我們,第一步要怎么去定位,自己要造一頭什么樣的牛?是耕牛、水牛、還是犀牛?然后怎么去查找牛的藍圖,還要創(chuàng)新地去改進這個藍圖,然后把這個藍圖一點一點實現(xiàn)出來。自己做一遍,就有新的理解;再做一遍,理解就更深一點?!?/p>
張敬昀造的“這頭?!痹诮衲?月順利發(fā)表。
2019級研究生姚曉霞即將進入博士學習階段。回憶起在盧德平指導下和團隊成員共同度過的3年時光,她表示,在團隊學習中“能力被認可,得到鍛煉,是很激勵人心的”。
在一些高校,本科生不被允許進入課題組,這讓很多有潛力的本科學生失去了很多實踐和鍛煉的機會,信心備受打擊。
姚曉霞說:“在我們的團隊里,有博士學兄學姐,也有本科學弟學妹。我曾和本科的學弟學妹們一起,深入南鑼鼓巷的社區(q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語言景觀進行研究?!彼龔牟徽J為年齡和學歷階段是能力的象征。“在共同學習、共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學術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很多問題都是共通的,和年齡和學歷階段無關。同樣處于學術入門道路的同學,在起步的時候都有一樣的問題,大家互相學習,‘以人為鏡’,也能夠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從而加以改正”。
在去層次化的教育探索中,要讓以本科生為主體的團隊成員參與到課題設計、推進、結項全過程。盧德平表示,團隊成員通過個體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學術業(yè)績證明在團隊中的價值,產生輻射效果,形成一種相互追趕競爭的態(tài)勢。團隊內部定期進行研討,交流研究進度及經驗,也能幫助學生形成先進幫助后進的風氣,同時還能防止少數(shù)團隊成員被邊緣化,幫助他們建立信心。
求索
梁昱到現(xiàn)在也不敢確定,自己未來是否能夠具備走學術道路的能力,她說,自己目前還處在錘煉能力的探索階段。但盧德平對梁昱的成長充滿了信心,始終鼓勵她走上學術道路。
學生在探索自我成長的路徑,教師也在探索人才的培養(yǎng)方式。
“盧老師和我們經常在一起交流探討,包括去層次化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院長趙楊對盧德平組建的“本碩博去層次化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教育理念十分贊賞,“這個團隊和團隊中的學生所獲得的成績非常顯著,效果也是很明顯的”。
談起去層次化人才培養(yǎng)方式,趙楊表示:“我認為去層次化,就是不要把本碩博的學術界限劃得那么清楚。我們不應只關注一個標簽,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是學術型研究生還是專業(yè)型研究生,更應該注重的,是這個學生受到的是什么樣的學術訓練和做研究的能力?!?/p>
趙楊認為,能力的訓練,要趁早,“不要認為研究就只是研究生、博士生的事,不是一定要到博士階段再訓練,那個時候就已經晚了”。
“培養(yǎng)研究型人才要趁早?!北本┱Z言大學副校長魏暉在學生學術能力培養(yǎng)方面,也有著相似的觀點,他認為,“很多學科,尤其是工科專業(yè),從初中、高中就開始啟發(fā)學生的科學意識,參與科學實踐,對培養(yǎng)真正的科學家,實際上是具有更大價值的。”
“我認為盧老師組建的這個團隊,是一次很好的實踐,這樣的探索是有價值,有意義的?!蔽簳煂Α氨敬T博去層次化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的教育理念非常關注。他表示,“不僅僅是研究生和博士生。從本科階段就開始物色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讓他們能夠盡早進入科研,盡早進行研究方法的訓練,這種對學生科研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是我們非常需要重視的,是值得提倡和鼓勵的,在政策上我們也應當給予更多的支持。”
關于如何更好地推進這樣一個創(chuàng)新型團隊的建設。盧德平有很多愿景。“我們要以具體的學術實踐為培養(yǎng)學術思維的手段,以論文產出成果為映射學術思維發(fā)展的‘鏡子’,從專業(yè)知識入手,圍繞語言所密切關聯(lián)的社會現(xiàn)實,讓學生形成觀察社會、了解社會、參與社會的意識和能力,讓語言學研究更好的服務國家,服務學術,服務社會,更服務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見習記者 周呈宣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